
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导致渔获产量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有研究指出,全球气候受变暖影响,导致部分地区渔产过去80年来减少15%至35%不等,这是一些地区迫切推行水产行业发展的缘由之一。
水产养殖业不但可以稳定市场供应量,还可通过种苗改良,完善品质供应。
不过,水产养殖行业的崛起也容易出现供过于求现象,为稳定销售量及提高产品品质,台湾水产业者也走向下游工业发展,甚至着重产品的清真认证,以开拓回教国家市场。
天时福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水产养殖业60年,惟随着市场和消费者习惯改变,促使该公司于数年前开设熟食市场部,研发各类下游产品。
公司董事长吴钟添表示,作为渔获市场供应商,公司过去主要迎合市场需求,供应和饲养客户所需鱼只,然而近年水产市场生变,消费心态也不断转变,公司唯有思变转型应对。

水产加工拓下游市场
“如今我们主要专攻下游市场业务的发展,饲养虱目鱼开发各类下游产品,包括把鱼肉做成鱼丸、鱼松;鱼骨熬汤,做成如鸡精的即时饮用鱼汤、开发一口吃乌鱼子、加热可食用鱼排、鱼子酱等。”
他说,这些都是迎合消费市场需求研发的产品,比如鱼排适合现代人忙碌紧张生活的需求,只要加热,就能配饭吃,不失健康且有营养。
“一口吃乌鱼子主要方便消费者,作为零食及方便饱腹。”
他指出,目前,该公司可说是台湾首家获得清真认证的水产加工业产品,希望此认证可开拓回教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和中东市场。

水污染 少资助 进口货抢滩
马养鱼业面临3困境
吉打州养鱼业者赖文炜说,我国水产业最大问题是环境和水源受到污染,且鲜少受到政府关注与资助。
另一问题是,当局没严加限制渔获进口,例如泰国,往往大幅拉低本地市场价格,不利养鱼业发展。
“我们的养鱼业属于私人投资产业,业者也有向台湾或其他国家地区购买鱼苗,其中,白虾可说100%来自台湾。”

“海大海洋学全球第一”
陈绍厚盼增马台交流
毕业于国立台湾海洋大学的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总会长拿督陈绍厚,向国人大力推荐其母校,因为海大可说是全球第一所以海洋学系为主轴的大学,教授研究团队强大,值得国人到该校学习。
他说,我国从事农业和水产养殖业者多为台湾大学毕业生,而在台湾提出的新南向政策中,海大也获授权规划养殖业的合作项目,他希望带领大马留台校友与台湾业界交流。
陈绍厚说,台湾种苗研发成熟,目前研发多代种苗,足以抗病毒,可协助业者降低饲养风险,提高产量和质量等。
他说,此次到访一些水产公司,本地业者可从中了解如何经营下游工业,比如台湾鲷鱼(又称:吴郭鱼或非洲鱼)养大后,可以做成鱼排,深受中东消费者喜爱。
“为了进军中东市场,台湾水产加工品日益关注清真认证,这些都是值得校友参考和仿效的营运模式,或许未来我国水产业发展渐趋成熟后,甚至可进行种苗培植行列。”

相关报道:
无需抵押 全靠信用 台农贷款说了算
【特派报道】商农对接 产地直销 设蔬果合作社拓市场
特派报道:林秀芳
特派报道:林秀芳
特派报道:林秀芳
特派报道:林秀芳
特派报道:林秀芳